今年,中國版“市政債”——地方專項債券開始亮相舞臺。截至8月15日,北京、廈門、福建、河北、廣東五省市共發行土地儲備專項債券371.8億元,廣東發行了首批收費公路專項債券63億元。這批“市政債”最大的亮點是什么呢?從這批專項債券的名稱上,能直觀了解到是哪個地級市(或省本級)在使用這筆債券資金,信息披露文件中列明了待開發的具體地塊、高速公路項目。部分省份還披露了具體地塊未來預期收入,均能覆蓋債券本息支出。比如福建福州某地塊發行土地儲備專項債券10億元,該地塊土地收儲資金需求97.99億元,預期收益101.08億元。雖然名稱上加以區別,但財力狀況不同的地級市的專項債券,其發行利率并沒有顯著差異。接下來會有更多省市發行土地儲備專項債和收費公路專項債,同時其他領域的項目收益專項債亦有望推出。項目專項債發行方面,可在募投項目預期收益和風險等方面實現充分的信息披露,并設計合理的周轉和保障措施,提升項目專項債對投資者的吸引力。五省市嘗鮮,敢于第一個吃螃蟹,創新和拓寬地方政府專項債渠道,搶先為地方融資趟出一條路子。地方債券面向個人和社會營銷是一種新思路,如果今后有更多投資者被吸引過來,可能走出一條創新之路。作為獨立智庫,安邦咨詢(ANBOUND)要提醒地方政府注意的是,對于專項債券發行要重視起來,從公開的信息來看,不少地方政府對這條新渠道還沒有完全弄明白,看不到其中的價值,也就談不上好好利用了!霸缙鸬镍B兒有蟲吃”,地方政府應該意識到,專項債是中央為地方融資“開前門”的嘗試,地方應該抓緊時間,行動起來,盡快為地方發展融資趟出一條路子。(摘自《每日經濟》第5483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