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年的金融街論壇上,金融業服務于實體經濟是個關鍵主題。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稱,“對于銀行業而言,服務實體經濟是光榮使命,防范金融風險是主體責任,深化改革是基本動力!痹谌绾翁嵘y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方面,王兆星表示,要以支持供給側改革為主線繼續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。一是繼續優化信貸資源配置,大力支持去產能,既要有效識別、穩妥有序退出僵尸企業,同時也要杜絕“一刀切”地抽貸、斷貸,銀監會還將進一步推廣和完善債權人委員會機制,不斷探索支持實體經濟的新方式和新途徑。二是嚴格把握住房的居住型屬性,按照分類調控原則,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牢牢把握住房的居住性屬性,落實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,在抑制部分地區房地產泡沫的同時,來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對于住房的需要。房屋租賃市場發展和棚戶區改造也應該給予積極的支持。三是積極穩妥開展市場化債轉股,深入推進去杠桿,銀行業要充分利用現有和將要設立的實施機構,與有良好發展前景,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開展市場化、法治化原則下的債轉股,來助力實體經濟去杠桿。四是加強服務收費監管,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。近期銀監會還從相關部門要求商業銀行取消、暫停、減免若干個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項目,引導銀行金融機構對于市場調節的項目來主動減費讓利。但小微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仍然是阻礙發展的主要困難,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優化資源配置、改革服務,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。五是扎實推進普惠金融服務,不斷完善金融服務的短板,包括加大對小微、“三農”、精準扶貧的支持力度,大力推進科技金融、綠色金融的發展。(摘自《每日金融》第4841期)